大稻埕早期因茶葉貿易興盛,日治時期南北貨、中藥、布匹等產業都在此蓬勃發展,現在這些傳統產業仍在大稻埕,不僅如此,近年來多了不少文創、藝術品牌進駐,老宅咖啡廳誕生,讓新穎與傳統文化結合,也讓老建築有了新生命,吸引年輕族群重新走入這條台北時光長廊。
身為熱愛歷史文化、老建築的老派旅人,對大稻埕的印象可謂十分深刻,年幼時曾北上到訪一次,那時即被迪化街商圈濃濃的懷舊氣息給吸引,三年前,因緣際會在大稻埕戲苑參與劇團排練,當時有將近四個月的光景,每週都會經過這條,能嗅到乾貨鹹味與醃漬味的仿巴洛克式建築的熱鬧街道,在此也留下不少回憶。
再加上這裡充滿許多小有名氣的老宅咖啡廳,很久以前就決定挑選幾間最有興趣的店家一一攻略,其中第一志願就是位於迪化街一段14巷的草原派對。
當日剛下完雨,天空正處於灰濛濛的狀態,草原派對的位置算好找,一彎進去14巷走沒幾步馬上就看到店家的招牌了,整間餐廳周遭皆被大量的植栽包圍,在繁榮都市裡,建築與植物共生的和諧畫面,讓人看了十分療癒。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14巷4號(捷運北門站3號出口步行約500公尺)
營業時間:早上10:00-晚上20:00,每人低消一杯飲料,不收服務費,餐後付款
打開老木門,裡面的世界別有洞天,大量的盆栽與老物堆疊在一塊,每一寸空間都點綴了滿滿綠意及復古風情,別緻的昆蟲標本、歐式古董與收藏品、琳瑯滿目的書籍映入眼簾,似乎沒有一處空間是缺席、使人感到空虛的,明明東西很多,整體卻不顯得凌亂,這大概是我遇過最好拍照的咖啡廳了,窩在這花一整日尋寶都不為過呀!
來餐廳最主要的目的,當然還是品嘗美食,先來看看菜單上有甚麼好吃的。若要在二樓用餐的顧客,必須先在一樓點完餐再上樓,菜單上打叉的餐點即是目前沒有供應的(詳細以現場為主),草原派對當天可提供的品項並不多,剛好想吃豐盛一點的我們,除了點輕食、飲料,還點了兩份蛋糕。
【菜單】
以下是我們點的品項:
草原輕食(德國香腸) NT.290
奶油培根義大利麵 NT.270
胡蘿蔔蛋糕 NT.160
OREO生乳酪 NT.170
綠抹茶拿鐵 NT.160
玫瑰拿鐵 NT.150
紫薯學長 NT.160
飲料可以選擇要先上還是跟餐點一起出餐,店家別具巧思地用環保蛋盒來盛裝食物,頗有野餐的氛圍,玫瑰拿鐵用真玫瑰花妝點在奶泡上,看了十分賞心悅目,紫薯學長便是紫薯牛奶,它的奶泡上也有小花裝飾,因為天氣有點冷我飲品都點熱的,每一杯飲品都宛如藝術品般美到讓人捨不得喝呀。
玫瑰拿鐵 NT.150
能明顯地感受到淡雅的花香在嘴裡化開來,同時夾雜溫潤的牛奶香,整體不會太甜,我很喜歡,熱熱地喝更暖胃。
紫薯學長 NT.160
整體甜度不高,似乎能嘗到的就是紫薯本身的糖分,喝到底時有紫薯的殘渣,上層的厚奶泡滋味還不賴,跟玫瑰拿鐵相比我較青睞紫薯牛奶的味道,外觀則是玫瑰拿鐵。
草原輕食(德國香腸) NT.290
這份餐點我點過兩次,理由是我本身很愛吃德國香腸。當初就是為了這可愛的包裝慕名而來,多樣化的配色及蛋盒的集中盛裝方式也使食物看起來更豐盛,食物倍增,餐具上還會特別繫上花草,非常細膩又讓人印象深刻。
內容物有德式香腸、奶油麵包、花椰菜、玉米筍、香蕉、堅果、菇類、紫米飯糰、胡蘿蔔、水煮蛋、小黃瓜,食材幾乎是採用天然的食物較少加工食品,頗有養生概念,蠻喜歡有水果跟水煮蛋的搭配,麵包的部分口感較為中庸,吃來跟市面上多數販售的麵包差不多,整體口味算清淡,中間的紫米飯糰讓我感到驚艷,米飯的滋味算細緻綿密,份量對我而言算偏少,因此我有多點甜點。
綠抹茶拿鐵 NT.160
口味略甜,抹茶的濃度很夠,整體口味滑順不乾澀,偶爾喝一杯還不錯。
奶油培根義大利麵 NT.270
蠻尋常的料理,有人剛好想吃麵才點的,算是最難聯想到草原派對的一道餐點了,麵條軟硬適中,中規中矩的一道菜。
OREO生乳酪 NT.170
上層是酥脆的OREO碎餅乾,非常甜膩,但沒有濕濕的軟爛感,下層的生乳酪帶有微鹹,適合愛吃甜食的饕客。
胡蘿蔔蛋糕 NT.160
胡蘿蔔絲轉化為糖分融於蛋糕中,其實我吃不到半點胡蘿蔔的草味,卻能感受到細緻厚實的口感,透過柑橘提味讓整體顯得清爽,不會有像在吃發糕的感覺,鵝黃色跟咖啡色的區塊讓蛋糕的滋味更具層次,有點像在吃堅果類的養生蛋糕,連我這位不太愛吃甜食的人都能接受,不過吃太多還是會越吃越甜膩的。
白天陽光湧進,綠色植栽讓空間擁有了生命,生氣蓬勃,同時散發一股書香氣息。
美輪美奐的窗景。
草原派對店貓。
琴鍵還算勇健的復古鋼琴。
夜晚的草原派對,開始變得有神祕叢林之感。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14巷4號(捷運北門站3號出口步行約500公尺)
營業時間:早上10:00-晚上20:00,每人低消一杯飲料,不收服務費,餐後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