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LargeImage.jpg

 

紀錄於2017年12月

作者: 葦舟ナツ
譯者: 林于楟
 
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如同椎心刺骨一般地鑿入心坎,無論是親耳聽說,或是瞥見。
 
這句話是來自《安娜.卡列尼娜》的開場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我無比認同。
 
《將愛拒於門外》這本書的書腰的文案上書寫著一段話:「如果你讀完這本書後,毫無感覺,就某種意義上,那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在看到書封時,我以為這個故事是在敘說家人彼此之間的冷漠,像機械轉動一般,雖然日日夜夜地勤快與積極,卻絲毫無任何情感。
 
這些『零度悲傷』,在現今的社會,巧妙地躲藏在各個社會角落中而不被發現,宛如孤獨的流浪黑貓四處覓食,看到人類又慌忙竄逃。
 
那麼,如何的家庭,才是健康又美好的呢?
 
以我的認知來說,太鬆懈會讓人怠惰,太緊繃會讓人隨時想崩潰,有彈性的壓力,便能讓人得以保有足夠的休息與上進心。所有的人們都保有善心與溫柔的作為,同時,這個家中也具備教育孩子自由且正確的三觀,這是我所認為的健全家庭。
 
在這樣的巢床培育下,茁壯的幼苗不僅有風沙的侵蝕、也被細心地灌溉滋潤,待他們長大成人之後,這本書輾轉到他們手中,他們讀到這般的故事,大概就會如同觀賞平行世界中另一種生活,那般難以體會吧?
 
我想是的。
 
「我一點都不想出生,好想消失。」多麼憂傷的自白,也是這篇故事的開場。
 
在小說中,以三個家庭故事為起頭,彼此串聯又互相牽一髮而動全身, 主角啟太的部分,父親是個爛人,拋下了母親與哥哥自己走了。哥哥在成長的過程中從啟太尊敬的對象一路轉變成為啟太鄙視的對象。他不上課,不工作。在國中之後漸漸每天用生活的小細節去干擾啟太,甚至稱啟太是被資本社會馴化的對象。但同時,他幾乎沒有辦法出門,他沒有辦法面對自己。在小說最後面,哥哥因為心臟病過世之前,寫了一封信給啟太。
 
我在這裡節錄開頭,基本上跟剩下的句子想傳遞的內容相差無幾。
 
「給啟太:
我到底是在痛苦什麼?有東西吃,有地方睡,我到底是在痛苦什麼?我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要是沒有我就好了,我討厭帶給別人困擾。我並非不想外出,但一走出去,我一定會想:『我是個廢物啊。』……」
 
我認為這本小說的劇情刻畫能力十分優秀,但太痛了,或許只剩下敘述的手法是比較輕和的吧,我認為一篇故事的核心非常重要,可能是有些看膩一般三幕劇的表現手法了,起頭悲傷結局歡樂或是反過來呈現的故事,給我的感想,像一種制式化的老套。
 
將愛拒於門外如同在一場數十里的長途賽跑中,在逼近終點時,卻深深地跌了一大跤的選手一般,縱使有能力,卻始終無法跑完全程。除了訴說家人彼此之間的冷漠,還包含了更多厚重的枷鎖。
 
從中也明白一件事實,這家人真的生病了,並且,是很沉的心病,而在任何心靈醫療的樞紐,仍未轉開他們一家任一人的心門前,我想,這樣的命運就會如同無止盡的輪迴一般一再重蹈覆轍吧,許多還沒來得及成為期待的希望,往往容易造就太多失望。
 
最後,在看完我這篇有些長的心得之後,如果認為我誇大了,是無病的刻意呻吟,或是也想體會啟太的人生字字句句,不妨找一日,慢慢欣賞吧,相信你也能揣測出屬於自己獨有的韻味的。

 

arrow
arrow

    七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