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民歌時期,『以詩入歌』巔峰的光景

起源於1970年代的校園民歌,至1990年代完全結束的期間,這二十年,台灣的唱片業逐漸塑造出一種「以詩入歌」的風氣。詩,多數現代人對它的印象是具有距離感的,很容易看不懂,但當它被譜上曲,彷如被添入新的靈魂、新的生命,原本是讀者需要自行聯想畫面的文字,頓時多了聽覺感官。但這並非是一種新的詮釋,在古代詩與歌是不分家的,詩是語言,亦可用來吟唱,是思想抒發、傳遞、青史留名的方式。

『在七零年代民歌時期,那個時候有很多的音樂才子將詩人的作品改編,把余光中、席慕容的詩詞改編成歌曲,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畢竟歌曲當一般人覺得好聽,口耳相傳很多人就會跟著聽了,所以我當時就想說,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做到,待我第一本詩集發表完後,我的第二部作品就有了以詩入歌的創作概念。』詩人歌手黃安祖這麼說著。

 

20819485_1411666855535930_5628654390619858757_o.jpg

 

詩人歌手,不只是詩人與歌手

 

2012年出版第一本詩集《來自崩裂世界的情詩》並榮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後,睽違三年,黃安祖在第二部作品中,挑選出十首詩改編成歌曲並發行了音樂詩輯,他表示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將自己的詩改編成歌曲是為了讓大眾更快速地去欣賞,觀眾不需要去知道歌詞、了解涵義,可以單純欣賞旋律就好了,由於只打算做一張,他將大膽、前衛性的旋律放進歌詞,結果作品在中國及東南亞都得了獎,自此就成了一名詩人歌手。《詩人歌手》這個頭銜貫穿了黃安祖作品的主軸,但其實他是一個多面向發展的藝術家,唱歌同時涉獵詩作、作曲、也喜歡繪畫。

 
『怕觀眾會搞不懂我是誰,所以我就縮小,對外宣稱我是一個詩人歌手。』
 
因為喜歡文學,有時別人會說他是文青,被問介不介意,黃安祖說其實這個問題別人會去討論,但覺得這是一個無聊的問題,因為事實上他並不只存在於文青市場, 自第一張音樂詩專輯起,就於中國、台灣及東南亞皆斬獲流行音樂類最佳專輯獎項,早已跨入流行音樂的市場 ,直到去年朋友還跟他說:『安祖啊,你不是一個詩人嗎?到現在你只發表了兩本詩集,卻發表了六張音樂專輯,你不覺得應該要回歸一下你的詩人身份嗎?』他覺得朋友說得很對,便開始將詩集與音樂專輯做結合,在今年2022九月發行了【In Dream】專輯/詩集,收錄中英文對照版本的歌曲與詩作。
 

27023754_1551471441555470_5634288690668319406_o.jpg


要經典,但必須創新
一部家喻戶曉的經典故事要拍成影視劇,先由思路縝密的專業編劇重新撰寫劇本、前置策劃、精彩的轉場與一定規格排場的拍攝、精緻細膩的場景與服飾道具、前衛的特效後製、優秀演技的演員、行銷,出品後才能看似老梗卻充滿驚喜,向歷史致敬又賣座,一箭雙鵰。一個平時著裝樸素的人,換上前衛風格的服飾,不只整個人時尚起來,整體更添了一番風韻,他明明未曾嘗試,一嘗試後卻又那麼適合,歌曲改編也是如此。

 

68985177_10157639894036079_7205621488097951744_n.jpg

 

受母親影響喜歡上藝術,而歌手身分卻是意外

 

『我先寫詩,從小我就喜歡藝術,我媽媽她也喜歡寫文章、繪畫,在家裡她常常在畫畫,一邊寫文章,一邊放著鄧麗君的歌曲,所以我從小就耳濡目染,我從小的夢想是當一個詩人,那時候歌手這個身分我倒是沒有料到。』
 
『國中的時候,那時台灣七零年代剛好碰到經濟起飛,因為父親做生意的緣故剛好有賺到一筆錢,12歲那一年,我就移民到加拿大了,我去的時候剛好是一個人,到了加拿大後,先讀了一個學期的語言學校,青春期及青年等等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都是在北美度過,所以大部分聽的都是英文歌曲,閱讀的也都是英文書,看的也都是英文的節目,這便深深地影響到我的作品,走的是西式風格,其實我寫過的詩,有一半是先寫中文,有另外一半是先寫英文,然後寫完之後,我再自己把每一首詩翻譯,中翻英、英翻中,因此我的詩,都是中英對照的。』
 
黃安祖來到北美才發現,當地人幾乎是雙語人,或者是像歐洲,很多人會三種甚至四種語言,開始受西式教育之後,黃安祖也開始成為雙語人,並接觸藝術薰陶,學琴、作曲,大學讀了新聞系,畢業後便進入美國在地的媒體產業就職,多年後回到台灣,則是從事記者與評價家的工作,撰寫藝術相關的英文報導。
 
『我回來台灣之後,先當了十年的記者,記者是一個很好玩的工作,我每天出去就是訪問藝術家,跟藝術家聊天,問問題,直到自己後來也成為一名藝術家,這份工作算是為了我的夢想做一個完善的準備。』
 
黃安祖可謂是一位多產的藝術家,對他而言,創作已滲入他的生活中,化為他生命裡必要的養分,每隔一個禮拜他便會寫出一兩首情歌,或一兩首詩,電腦裡積累了六百首歌曲,一千首詩,這些數量仍在持續增加。
 

好久不見.jpeg

 
 
 
來自黃安祖的第一張專輯【吟唱詩人】《好久不見》是寫給祖母的追憶歌曲,小學時父母離異,祖母便搬過來與他同住,童年及青少年的時光大多是祖母陪伴著他,相處的時間比跟生母還長,在他心中,祖母更像是他的母親。這是一首曲調緩慢,帶有幾句唸唱的小品歌曲,歌詞質樸絲絲如縷地傳遞對親人的思念,口吻直白,卻絲絲入扣、耐人尋味。
 

詞曲:安祖 Lyrics/melody: Andrew Huang
演唱:安祖 Vocals: Andrew Huang
編曲製作:陳瑋儒 Arrangement: Chen Wei-ru

 

好久不見 你一定聽到 交響曲的思念 波瀾喧嘩
晦澀思念 驟然軟化 似舊時坐我身旁 我欣喜若狂
我安詳等 好似舊時 乖乖地依偎著妳 握妳的手
回憶是一座橋 好久不見 近來好嗎 我跨過驚濤風暴去 安詳的田園 嗚嗚

 

一秒一秒 我雀躍得 記算著 命運手中 爭回多少
在小時候 我總習慣 靠著妳圓鼓肚腩 睡一個覺
直到一天 妳抱怨說 小學生的頭顱 重死我啦
回憶是一條河 好久不見 近來好嗎 悠悠流 我的心返回 純真的起點 嗚嗚

 

善良如妳 洗衣煮飯 腐蝕般 家族詛咒 妳無可理解
我抬頭望 終於看到 洶湧的大河去向 飛奔天涯
仍然願是 妳的孫子 將純真還諸無辜 紛花奔放
回憶是一片海 好久不見 近來好嗎 滔滔滾 我們的感情 永不會消逝 嗚嗚

 

下次再見時 我要告訴你 我已然心安

 
 

68985177_10157639894036079_7205621488097951744_n.jpg

 
大師致敬詩歌是一個命運的安排,融合電音讓歌曲具備古典美又時尚
 
一開始是製作人提出來:『安祖,我們來做一張改編詩人界大師的作品的專輯?』
我便說:『好啊,很好的一個idea!』
 
『那我要怎麼聯絡大師?』
 
"我憑什麼聯絡方式?我是誰啊?他們為什麼要答應我?余光中、鄭愁予、周夢蝶為什麼要答應我改編他的詩作?"
 
因為不確定能否成功,黃安祖在執行的過程都還是很猶豫的,最終商量出一個方式:先找三位詩人,寫好三首歌寄給他們,假如三首都被退貨,這張專輯就直接放棄不做了,但很神奇的是,三首居然全順利得到大師的授權,黃安祖把這個機會稱為命運的安排。三首歌完成之後,接下來他們思考該嘗試什麼風格,討論到如果還是一樣是改編台灣著名詩人的作品,這張專輯會顯得無聊,決定後半段跳開來,改編古代、民初、甚至是西方的作品,選了李白、徐志摩、賈科莫·普契尼、陳克華、陳義芝,並製作出Remix版本。其中一首將進酒,即是出自中國唐朝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詩作,此曲不僅帶有中國風,同時加入電音元素,讓整首歌更顯鮮明的節奏感,讓本該頗具古風的詩歌頓時鮮活了起來。
 
 
 

詩:李白 曲/演唱:安祖
編曲/製作:郭冠鑫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241294151_390783189086200_6534312757085929877_n.jpg
 
在夢中是一種意識,它既朦朧又清晰
 
有別於將歷年歌曲收集成一張專輯、再挑一首主打歌為專輯名的發行方式,黃安祖所發行的每張專輯皆屬概念性專輯,像這張【In Dream】,裡面所收錄的每一首歌曲都與夢境有關,他以不同曲風、寫作風格去詮釋這個概念,在夢中是這部作品的核心,有時,他在夢境裡會感受到旋律,而此狀況發生在即將甦醒之時,當他意識到他在正在夢境裡,夢見這些『寶貴的靈感』,他便奮力嘗試起身用手機打字,記錄下來,接著再繼續補眠。
 
『有一次做夢我看到一首很優美的詩,它是一整篇完整的詩,但我當下卻醒不來,我不停呼喊著,醒來後就再也想不起來了。』黃安祖忍不住感嘆道,有時靈感來得快,消失得也快。
 

22496262_10155846577851079_7054852619885477289_o.jpg

 
『極樂之夜花是我目前為止,最前衛、最具挑戰性的作品,它是一首描述瘋狂性愛的歌曲,為四年前所創,因為自小在西方長大,我讀過的許多英文書籍與流行歌曲都會描述性愛,這在華語流行歌曲中算是比較少見,對我來說,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我欣賞過的很多音樂也有描寫性愛的橋段,我的三本詩集也都有收錄關於性愛的詩作。』他習慣以優雅的文字描述性事,他表示這首歌靈感並非自己在美國所經歷的回憶,而是在回到台灣之後才聽到的故事,在幾年前,有一個國外友人分享他曾參加一場性愛派對,聽到當下覺得太有趣了,於是請他描述給我細節,就誕生了這首詩,後來改編成歌曲,過程非常順利,譜曲僅花了3分鐘,再花半小時進行編曲,過了一小時,就完成了這首歌曲,基於創作的習慣,完成作品經過三天會再去重聽一次,聽完依然非常喜歡。』
 
若以哲學的層面去解讀為何會有這樣的活動, 大概是為了逃避人生的悲苦與脫離超我的枷鎖,不斷透過酒精麻醉、瘋狂性愛來達到本我的境界,雖然行為看似瘋魔或不被社會所認同,但出發點與本質皆是為了達到心靈上的解放。歌詞曖昧,這場歡愉或許在夢中時常出現,在夢中人類習慣展露最原始的慾望,最本我的一面,而在此刻眼前,心靈與肉體都真實、徹底地被滿足了,身心飄然,雖僅一夜春宵,猶如曇花為期短暫的美好。
 
 
 
詩/曲/演唱:安祖
編曲:安祖 製作:安祖

夜燈 不明不滅
如我渴望 閃爍其詞
不可捉模的 格外 想擁有

華美悸動EDM
波濤淹沒我悲傷
熟悉的汗腥香 朵朵綻放
極樂之夜花 殷殷召喚
我不由自已

再飛高一點
再飛高一點
我將忘卻 人生悲苦
今夜後 不再相逢
這極樂之夜花
乃曇花
瞬間即凋萎
無須言語 只須交換
極樂之夜花

口舔允腫脹渴望
摩娑堅實山丘
顛簸人生 悲幸嬗遞
汁液流瀉成災
只須 此刻馳騁
如海市蜃樓 慾望沈浮
不容片刻的猶豫
極樂之夜花 我不由自已

再飛高一點
再飛高一點
我將忘卻 人生悲苦
今夜後 不再相逢
這極樂之夜花
乃曇花
瞬間即凋萎
無須言語 只須交換
極樂之夜花

再飛高一點
再飛高一點
我將忘卻 人生悲苦
今夜後 不再相逢
這極樂之夜花
乃曇花
瞬間即凋萎
無須言語 只須交換
極樂之夜花
 
 
至於在什麼樣的環境適合讀、要從哪裡開始讀這本【In Dream】,可以搭配什麼,黃安祖打趣地表示這本詩集其實沒有一定的閱讀標準或順序,因為專輯裡也有迷幻的電音歌曲,在酒吧、夜店播放也很有氣氛。要讀詩的話,找一間安靜的咖啡廳歇著、窩在家中,一邊播上黃安祖的歌曲,一邊翻開紙本細細品味黃安祖的詩作,也很是愜意。

賞析In Dream後,領悟夢有虛幻也包含現實
 
詩集用章節劃分,象徵起承轉合,而這挑出的十首歌曲,代表每一個章節想要訴說的故事核心,這是一場細膩的編排。專輯曲風包含民謠、情歌、迷幻搖滾,黃安祖根據曲的調性添入了電音元素,但並非全部,他用曖昧性的詩詞讓歌曲效果加分,例如《極樂之夜花》的詞以夜花為意象,搭配迷幻的電音元素,最重要的是不會搶走流行音樂的風采,歌曲既有洗腦的旋律,在節拍上鼓點跟曲子又搭配得恰到好處,呈現了酷酷的顆粒感,聽的當下可以感受到音樂環繞之感,就像置身於演奏會現場般,很有畫面卻不真實,如同處於夢境之中。讓觀眾擁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閱讀著詩詞聽著音樂,雖然人在現實中,猶如身在夢中般的神秘,《在夢中》也有一樣的感覺。

收錄情歌與民謠吟唱方面沒有過多的技巧堆疊,詩詞質樸直白,聽起來使人放鬆,很像在說故事的感覺。這點保有歌手多年以來創作情歌與民謠的特色。

In Dream是一個簡單的名字,而關於夢的一切有虛幻也包含現實,詩詞融合前衛的音樂,除了走入大眾市場,卻依然保有獨立的藝術性,因為關於在夢中的所見到的一切是概括性的,能發揮的空間也變得廣泛,所有關於夢裡的故事都得以被輸入至專輯/詩集,歌曲除了迷幻,還有給清淡的,達到一個平衡,讓整張專輯/詩集閱聽起來不至於膩味,清新雋永。
 

黃安祖.jpeg

 
不以獨立音樂或大眾音樂去標籤化自己的作品
 
現今主流音樂跟獨立音樂的界線已日益模糊,所謂的小眾或大眾也難以單純再用知名度或受眾年齡層去區分,畢竟流行的地區、國家不同,有些歌曲、歌手在台灣或許鮮為人知,但在歐美、東南亞或其他國家卻具一定的影響力,黃安祖認為,他的歌曲並不能以獨立音樂或大眾音樂去劃分,而是讓聽眾親自去聆聽、品味,感受其旋律、意境。
 
許多主流的歌手到一定的程度,他也必須要蛻變,才能突破,有機會做出與以往不同、讓人驚艷的作品、呈現多面的風貌,一首歌曲、一張專輯,無論是一推出就聽到,還是發行很多年以後才認識,都不會壓縮歌手當初詮釋音樂的精神,體會其藝術價值,永不相見恨晚。
 

 
 
 
 
 
 
 
arrow
arrow

    七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